上一页|1|
/1页

主题:“鼓励住宅消费”——真实还是谎言?

发表于2005-12-21
12月16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地产节上,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称,为扩大内需,2006年将是鼓励住宅消费年,要大力鼓励普通商品房的消费。据悉,当媒体纷纷对此表示质疑时,这一观点却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 

初看这些“业内人士”的观点,简直如坠五里雾中:尚未走过的2005年对住宅的整体政策尚是控制需求,怎么2006年就突然要变为鼓励消费?国家今年出台的那么多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难道到明年就要尽数“作废”吗?一些事实表明,今年以来的调控仅仅是取得了一些局部的和初步的效果,譬如某些地方的房价涨幅还非常大或者是“阴涨”,因而所有调控政策还远未完成使命—————甚至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大力度,无论如何“刹车”都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如此背景下却断言政府将会把政策变向“鼓励住宅消费”,那么是不是在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从一开始就是不应该的? 


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扩大内需”的确是个非常有力的理由。然而,仅有这么一条理由,就可以断言政府要对住房由“控制需求”立即变向为“鼓励消费”,怎么看也有些牵强。当前情况下,住房需求上升,其余方面的需求是不是会受到更多抑制?因而内需能否扩大还是未知数。而从“扩大内需”到“鼓励消费”这一逻辑,更是让人立即想起学者易宪容在去年7月就已经发出的警告:“谨防房地产要挟整个国内经济!” 


而此消息中最有“嚼头”的,是“业内人士”所举“鼓励住宅消费”的措施:除了促进收入增长的办法,“在住房信贷方面,政府会有更多的鼓励。”这让人觉得滑稽,不禁哑然失笑:首先,住房信贷政策是否变化,建设部及房地产“业内人士”并无发言权,何以如此自信满满?其次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对房价涨跌的问题避而不谈呢?众所周知,要鼓励某种商品的消费,价格因素是最关键的而且也是见效最快的,这些经济界的饱学之士怎么竟然会忽略了这一点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