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地产霸权,房价逆势上涨的祸首

发表于2011-01-01

年终岁末,一本2010年6月于香港出版的《地产霸权》引起了我的注意,该书作者潘慧娴女士曾经为新鸿基老板郭得胜的私人助理。她的主要观点是“以长江实业、恒基兆业、新、新鸿基等为首的六大财团控制了香港经济,导致香港产生了一个‘亲地产商’的政府,从而使香港房价居高不下,中产阶级怨声载道。”

凤凰卫视的梁文道在解读地产霸权时举了一个小例子,说香港的公开土地拍卖会,拍一个小的、不起眼的小地皮,长江实业这些大集团他们也派人进去也举手,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那块地皮,而是在恰当的时期举一举手,把那个地价抬高一个亿、两个亿,甚至三个亿,这样,给市场的讯息就是你看这个土地交易旺盛,的都觉得未来地皮会越来越贵,盖的楼房出来也会越来越贵,于是这些大地产商现有的囤积起来的这些楼房的价值就这么一个两个简单举手动作就可以进一步推高了。

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一直在效仿香港,是典型的所谓“香港模式”。看到上面的例子,业内人士估计都会“会心一笑”,这不就是中国内地的生动样本吗?

中国内地的现实情况是,以招(商)保(利)万(科)金(地)以及华润等为首的五大开发商已经成了房价推高乃至逆势上涨的最重要力量,在这五大开发商的背后,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中国政府以及严重依赖房地产的国有银行成了助涨其气焰的最大推手。

在地产霸权的链条中,首先是政府想卖地,而且想卖高价,好增加他们的财政收入。因此,政府的最佳倾向是卖地给万科、金地这样的开发商,因为他们的房子能卖高价,从而成功的把区域价值提升上去,这样,政府再卖同区域下一块地的时候就可以卖出高价。

万科、金地等五大开发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营销,懂得营销的开发商房价才能上去。另外,他们为了抬高房价,还会使用一些特“霸道”的路子,“地产霸权”就在这些方面体现得充分。

一种路子是自己“左手抬右手”,比如金地,在一个区域已有一个在售项目,随后在同一区域又拍出一块天价地,给外界造成该区域房价还会大涨的印象,从而成功抬高目前在售项目房价。还有一个异曲同工的办法,在一个区域已有一个在售项目,随后在同一个区域又开发一个小项目,定出一个高的价格,其目的不是为了卖出去,而是给另一个项目制造价格标杆,反正是小项目,卖不出去也不要紧,它的任务是“托”,是“抬价”的。有些时候,这个小项目还可以变身一个小组团,专门规划低密度、稀缺产品,定出一个天价,卖不出去就算了,你就是来扛价的。市场上,消费者看了,旁边项目都卖30000元了,你这个才卖18000,不觉得吗?

还有一种抬高房价的路子是“家族之间、官官相护”,这个的平台价格本来是6000,万科来了,一转身卖个8500;保利在千米之外,随后就卖个9000;所谓孤掌难鸣,三人成虎,如果只有万科独家在一个区域扑腾,遭遇到其他开发商的低价绝杀,万科只会成为其他开发商的价格标杆,成为他们的“托”,这样价格上涨也会有限,但碰到家族内部的兄弟联手就不一样了,打仗亲兄弟,两兄弟一联手,房价就上去了。

房价一上去,政府在内心是乐得其成,他下一块地就可以卖出好价钱了。在房地产市场上,政府最亲睐华润、金地、保利、招商等国有、不差钱而且会炒作的企业,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是华润,也可以算是半个国企,是中国地产界擅炒作、会营销的一哥,更是政府的座上宾。万科领导人每每高调声称不买、不赚取暴利,但每每都是万科在制造区域价格新高。

在中国,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基本是政府的附庸,得政府亲睐的开发商,银行对他们自然也是青眼有加。笔者就亲历过这样的案例,一家开发商,老板是70后,六年前也就是一个小混混,后来不知怎么搭上部队的一个高官,开始大玩空手道,开发房地产,由于没有资金实力,其开发的模式就是刚挖一个坑,就开始以极低的价格去单位搞团购,利用这个团购资金去搞开发,就是这样的开发商,由于拉上军队、政府,某国有银行居然也给其授信50亿,然后又去三四线小城市郊区圈地。窥一斑可见全豹,可想而知,银行的风险有多大,也难怪在中国,连总理也感慨房地产调控的阻力有多大。

会玩营销的强势开发商、一心想将土地卖高价的地方政府、上杆子贷款给所谓客户的银行,三者联手,各图其利,共同构成中国内地的“地产霸权”,有钱、有权、有势,区域的房价很容易的就被他们不断摸高,成为房价逆势上涨的祸首之一。

发表于2011-02-19
搜房网友(过客),您好!你所发的帖子“地产霸权,房价逆势上涨的祸首”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点击查看更多浑南生态园业主论坛精华帖>>

点击“版主推荐”查看沈阳业主论坛所有固顶帖和精华帖。
发表于2011-02-23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