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国五条之我见】弄巧成拙抑或瑕不掩瑜?[

发表于2013-04-26

备受关注的“国五条”在月底相继落地后,各方反应不一:刚需的迷茫、换房族的忧虑、投资客的紧张、中介的无言和开发商的窃喜。从政府颁布“国五条”的宏观考量来看,这无疑是一记击向房地产市场的重拳,但这记重拳的效果是弄巧成拙还是瑕不掩瑜?现在还不得而知,所谓重拳,必将会在时间的伴随下慢慢发酵出效果。

既然看不穿,何苦费思量。我们不妨把现阶段下各方的付出收益情况做个简单分析,不求一叶知秋,只冀窥斑见豹。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一、刚需

首先说明下,考虑到目前的政策连续性,我们只探讨有购房资格的刚需族的情况。刚需是个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中国它意味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财力和关切的汇集点。



“国五条”的招招重拳似乎以保护刚需为目的,但至少有一点不和谐的事实是:刚需族的购房需求极大程度上被挤压到了目前供应并不旺盛的新房市场。我们以一对新婚小两口买首套房为例计算,原计划购买一套二手房(房主200万元入手),现价350万元卖。按最新政策,以差额20%征个税,需缴纳30万元。还有其他税费。按规定标准,这套房还要缴3%契税、5.6%营业税、1‰印花税、约2.4%中介费,相当于总房款350万元的12%,即42万。加上个税,其累计交易成本达72万元。350万元的房子首付约为120万,加上各种税后首付达到200万,税费占非贷款消费额的40%!如此高的税赋导致这对年轻人不得不考虑位置不是特别合适的新房,因为在那里,税费的比例仅有3%。

盘点:在“国五条”的影响下,刚需族的购房资格未受影响,但购买范围被挤压到供应并不旺盛、位置相对偏远的新房市场,新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再度扭曲。价格、位置以及选房公平性将成为刚需市场今后的关键词。


二、换房族

个人觉得改善性住房是本次政策出台后最大的受害者。改善性住房在政策出台后面临极其复杂的困境——二手房市场将中长期内萎靡、购买二套住房首付再次提高,套用本山大叔的一句话“从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善性需求被极大程度的抑制了:现在的房子不好卖(要有20%税转嫁给购房者),想买的房子不好买(首付提高)。

我们可悲的预期:今后一段时期,“假离婚”将成为解决改善性住房问题的途径之一。除了“刚需”,“假离婚”同样是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泛指通过离婚的法律程序达到获取购房资格手段。在现有政策条件下,通过假离婚使得未参与首套房贷款的一方重新获得首套房贷款资格成为一种可能,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是设计的伦理关系与社会安定的巨大问题,“携房不归”、“净身出户”等情况会不停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底线。



盘点:国五条出台后,换房族受到极大冲击,需求不迫切的部分被抑制,需求迫切部分会试图通过法理等手段为自己解套,但因此而造成的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关注。

三、投资客

作为被刚需和换房族最痛恨的人,投资客历来是国家房地产政策打压的对象。抛开市场预期不讲,现有政策几乎封死了投资客插手市场的机会,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关注两件事情:1.投资客现在囤积的房子怎么处理?国家会不会出台政策将这批房子挤压出来?2.投资客手上的热钱将流向何方?


第一个问题,需要国家的配套和后续政策的跟进,是否需要将投资客囤积的房子挤压出来这是一个涉及法理基础的问题,因为这和购房资格不一样,已囤积的房子在法理上是属于投资客的。政府的导向性政策不可能像限制购房资格这么绝对,房产税貌似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国家的决心如何?我们拭目以待。我们完全可以预期,投资客近期将陆续通过转让给亲友、继承等方式将手上的囤积房摊薄,真正因为政策预期而流向市场的房源未可知。

第二个问题,属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范畴,这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问题,与我等小P民关系不大,但是总归不希望因此而造成经济崩盘。

盘点:新政出台后,投资客几乎失去了插手市场的机会,但是现有房产的处理情况值得我们关注,这需要配套政策的跟进、需要市场的完善、需要公众的监督、需要政府的勇气!


所有问题均为个人观点,不喜轻喷。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