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的心酸买房史总结出的刚需置业陷阱攻略

发表于2012-06-27

陷阱四 可望不可及的“回购承诺”

【案例】2010年,熊先生在新都某楼盘购买了一套120平米的住房。当时,开发商承诺如果在交房时房价的涨幅没有达到购买时的150%,将以购买价的150%对房屋进行回收,并签订了“回购协议”。后来,当熊先生如约找到开发商要求其回购房屋时,开发商却以房价较缓主要是因国家宏观调控所致,属不可抗拒力为由拒绝履约

发表于2012-06-27
提醒】购房时,最好不要对回购抱有幻想。即便对回购很感兴趣,也要请律师对回购合同进行复核,以保证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应对房产商的实力进行全面的考察,以免一些小的房产公司在拿到房款后卷钱走人。
发表于2012-06-27
提醒】购房时,最好不要对回购抱有幻想。即便对回购很感兴趣,也要请律师对回购合同进行复核,以保证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应对房产商的实力进行全面的考察,以免一些小的房产公司在拿到房款后卷钱走人。
发表于2012-06-27
@你的好友能给他开

陷阱五 欲擒故纵的“内部认购”

【案例】很多楼盘在开盘前都会打着“内部优惠”的幌子进行内部认购,一来可以探探市场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二来还能将身边的潜在购房者提前锁定。内部认购阶段,开发商大多会允诺一个诱人的折扣。算下来,动辄几十万元的商品房,一个点的折扣也能省上数千元。殊不知,购房者心中的这点小算盘早已被开发商洞悉。于是,本想把均价定在每平方米5000元的后来也悄然提高到了每平米6000元。表面上看,内部认购的购房者似乎讨了不小的。事实上,却为此多付出了不少钞票。

传送门^_^,如:@业主论坛 
发表于2012-06-27
【提醒】内部认购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小规模、不公开地预售商品房。由于内部认购的商品房价格相对较低,对那些买房人自然有吸引力。在此过程中,买房人认为自己得到了,开发商也借此机会筹到了资金。然而,内部认购的商品房是在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的,其销售行为是不合法的,因此,一旦出了问题,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这样,买房人的就充满了风险。
发表于2012-06-27
【提醒】内部认购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小规模、不公开地预售商品房。由于内部认购的商品房价格相对较低,对那些买房人自然有吸引力。在此过程中,买房人认为自己得到了,开发商也借此机会筹到了资金。然而,内部认购的商品房是在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的,其销售行为是不合法的,因此,一旦出了问题,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这样,买房人的就充满了风险。
发表于2012-06-27

陷阱六 真假难辨的“虚假宣传”

【案例】2009年7月,江苏省常州市某高档楼盘在广告上宣称该楼盘是由国际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大师的影响力果然惊人,一时间,购房者络绎不绝,销售势头十分迅猛。但让购房者没想到的是,后来,当地有媒体报道称贝聿铭以从未参与该楼盘设计为由将该楼盘开发商告上法庭,认为其虚假宣传已损害了自己的声誉。至此,一直被蒙在鼓里的购房者才恍然大悟。

发表于2012-06-27
提醒】很多房产商会把预售房子的广告设计得精美,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放在售楼处的沙盘也精致,让人一看就难以割舍。但当消费者拿到房子后,发现宣传的效果与实物往往相去甚远,从而导致双方纠纷的产生。对此,在购房时除了要仔细阅读购房合同内容外,还应尽可能地将广告宣传的内容全部载入正式的合同中。如果房产公司不同意把广告内容载入正式文本,也要把广告内容保存好,作为今后发现问题时与房产公司交涉的证据。
发表于2012-06-27

陷阱七 偷梁换柱的“精装标准”

【案例】2010年,自贡的何先生在城西某楼盘购置了一套80多平米的精装房。虽然当时的单价比周边其他项目要高出不少,但鉴于是“每平米2000元”的精装标准,何先生也没多想,心甘情愿地办了手续。2011年10月交房时,何先生才发现面前的新房并非如之前销售人员宣称的满屋名牌:水龙头尚未使用却已开始生锈、进口实木地板被劣质复合地板所取代、墙壁上的乳胶漆开始脱落……何先生买房的喜悦瞬间被眼前的烦恼冲刷得荡然无存。

发表于2012-06-27
【提醒】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精装修/全装修房”,但是开发商并不在合同中明确写明装修及配套设施所使用的材料品牌和标准,此种情况下,经常是开发商逃避责任,或让装修公司直接与购房者签订独立的装修合同,在出问题时一推了之。因此,在购买精装房时,应将开发商承诺使用的品牌以及型号尽可能地在合同中详细地罗列出来,以免被偷梁换柱却还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