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光与色彩基础知识

发表于2013-03-26

光学基础知识

[url=http://dailyzk.lcxw.cn/caijing/2013-02-19/10354.html]携程[/url微粒说:光是含有一定能量的粒子。

波动说:光是特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是一种横波。普通的光线是各向振动光线的混合体。

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秒),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基本相同。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变慢。

光线是独立传播,不同光线相交时对每束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发生影响。

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的传播遵循反射定律:a.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不同,存在着两种典型的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镜面反射是严格的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无关。大多数物体的反射特性介于以上二者。

光的波长与颜色:在波的传输方向上相位(振动方向与强度)均相同的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380~780nm,其中550nm的黄绿光人眼感觉最为明亮。

人眼看到的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等量混合而成,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我们认为所有的颜色都是由三原色根据不同的量混合而成的。对应这三原色的还有三补色,在白光中减去那种颜色剩下的就是其补色。红的补色是青(蓝+绿)、绿的补色是品(红+蓝)、蓝的补色是黄(红+绿)。见色光六星图。

一个物体对某种光线反射的多,看上去其就呈现某种颜色。色彩基础知识

色别:指各种颜色的名称和相貌。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和深浅程度。

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度。

物体的固有色:被摄体自身的色彩,在色彩学上叫固有色。

物体的固有色需要在有光照的情况下才能被人眼看到,如果没有光任何的固有色都将不存在。影响固有色的诸多因素有:光的投射性质、投射光的强度、物体表面的结构、物体的远近、光源的色彩、环境色、胶片的色彩还原性能、滤光器的影响、互易律失效、洗印加工等。

按照摄影的习惯我们将颜色分为冷色系(后退色)、暖色系(前进色)、中性色和消色。

冷色系色彩蓝、青构成的画面称为冷调。使人想到蓝天、碧水给人深邃、严肃的感觉。

暖色系色彩红、橙、黄构成的画面称为暖调。使人想到火焰、日出给人感觉喜悦、热情。

绿色与紫色与上述两类很难判别出它们的冷暖,因此称之为中性色。不管是冷、暖系还是中性色都是有色彩的,是有彩色类。

消色就是无色彩,黑、白、灰就属于消色,消色与任何色彩搭配都和谐,任何色彩与消色都能被强调。如果一个画面中的色彩不协调可添加一些消色使之显的搭配、和谐。消色不像其它有彩色对光线是不等量的吸收,消色是对投射的白光等量的吸收、反射,反射的多呈现白色,反射的少呈现黑色,适量的反射呈现不同深浅的灰色。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