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开个帖记录一下漂泊多年后最终定居沈阳,在丽江苑买的房的经历!

发表于2013-08-21


  辽宁一个地级市人,女,刚过30,毕业这些年国内外一线城市转了一大圈,累了,年初裸辞,满心纠结的回到这个东北发达省份,就为了离年迈的父母近一点再近一点。


一线城市自有一线城市的好,尤其沿海,空气质量和沈阳差的不是一两个等级,除了房子,物价什么的倒并没觉得贵,反而沈阳衣服贵的让我惊叹不已。


漂泊在外,房子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之前一直工作居住在上海,观望南山的房价也不是一天两天,眼看从3万直升4万再到5万。心里拔凉拔凉的哇。


曾经在上海看上一个楼盘,保利地产,对面就是一个公园。55平米的两居,小卧室小到只能放一个单人床加一个单人衣柜。房东开价125W净收,很是心动了一阵子。


犹豫再三,思前想后为一个转身都困难的小房子奋斗N多年到底值不值?在犹豫中房子被卖掉了,也彻底断绝了我在上海买房的念头,打包行李,买票回家。


回来后父母很是欣慰,也结束了异地恋,终于可以和男友谈婚论嫁,除了我若有所失外,大家都很开心。


沿海和内地的差距只有在两地都工作生活过的人才真正了解。对于一个30还未婚未育的女性,好的工作机会约等于零。对于现在的整体的经济状况非常不乐观,自主创业的风险也非常大。


最终,我从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海龟外企精英自愿变成了一只猫在家里待嫁的旧时女子。心戚戚然。


在沈阳亲戚介绍的男友早已准备了一套位于高新的套三婚房,简单的重新布置一下,足够了。对于这个房子我有太多的不喜欢,沈阳的房价不高,于是一直寻觅一个中意的属于自己的房子。


以前读书的时候在沈北,对沈北比较熟悉也有特殊的感情,即使沈北发展的再好,也没有任何置业的想法,位置太偏了.至于皇姑区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吸引力!

  

  最先看了唐轩公馆,因为最好的朋友在那买了,10年的时候4000出头。现在均价5500的样子吧。看了一圈最终放弃,实在是太过偏远,交通不易。

慢慢聚焦在皇姑区,因为是自住房,居住环境是我首先考虑的,那么帝景湾自然是最佳选择。不过核心区域的价格动辄1W+,小有压力。后来只看非核心区域了,呵呵。


看了很多,新房、二手房都有。中海的居多,碧桂园、保利、帝景湾、亚洲城、价格偏贵,或者位置不咋地,黄河府价格适中,但是靠近三台子,对噪音很担心,华强价格低但是密度太大,恒大是精装,可是我对于精装房实在不感冒(看过太多万科恒大的所谓“精装”)。

  

  最终选择了丽江苑,不是大盘,位置一般般其实也不咋地,几站地到地铁,接近100平的套二,南北通透,双阳台,1:1.3的车位比,2.5的容积率。一眼先喜欢上了户型,价格非常亲民,总价60出头,考虑了2天就签了合同。


首付3成,贷款35W,25年,基准利率,每月还款2500。首付低的原因是考虑到男友每月有4K的公积金,如果不买房就只能放在账户里贬值,让公积金完全覆盖月供应该是个明智的选择。

 

  买了自住的房子心里踏实多了,买个套二是考虑到目前自住已经足够,再加我又无业,留下较为宽裕的资金心里才踏实。

最近一直在研究沈阳的楼市,结合很多高人的意见,大部分是说不太适合入手投资性的房子。简单说原因如下:沈阳新房存量太大,约20W,每天的成交量在200-600之间,仅消化这些存量房需要一年多,更何况每年还有大量的新房上市(12W套新房,9W左右的销量),而且沈阳并不属于缺地的城市,每年新增人口也有限。

  

  

  一方面是市场上不断增加的新房和二手房,一方面是增长不明显的新增人口,供大于求是明显的。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不懂外汇、美股这些操作难度大的理财工具、对中国股市也不敢寄予太大希望、高达30%的民间借贷不敢涉足,又不甘心眼睁睁看着钱在银行一天天贬值,天量的货币超发,仿佛印钞机的刷刷声就在耳边,除了买房子,还能怎么办?


  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虽然宏观来看,沈阳的楼市注定不会像一线城市那样疯狂上涨,但是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很小,如果选择谨慎,应该还是足够保值增值。

结合个人实际,我首先开始考虑高新的套一小户型。原因主要有,总价低(30-50万),皇姑区学区房,居住密度大,出租相对容易。另外地铁2号线地铁沿线的房子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