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山西地震 山西忻州五寨县发生4.2级地震 山西地震七级以上大地震盘点 附图

发表于2011-03-07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3月7日1时51分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北纬39.0,东经111.7)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另据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3月7日1时51分,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北纬39.0度,东经111.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属于浅源地震。

记者从国家地震局和忻州地震局了解到,由于震源深度只有5公里,地震发生的时候,当地和周边县市震感强烈。但目前没有接到人员伤亡报告和财产损失报告。


地震位置

地震位置
    山西历史上7级以上的大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原平—代县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512年5月21日),原平—代县间发生7.5级地震。这是山西省境内历史记载的首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魏书·灵征志》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杀5310人,伤2720人。”

宋景祐四年定襄—忻州地震

宋景祐四年十二月初二(1038年1月9日),定襄—忻州一带发生7.25级地震。32308人死亡,5600人受伤。太原西南晋祠附近悬瓮山上的悬瓮寺遭到毁坏而废弃。

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地震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级地震。这是中国根据历史文献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此次地震给平阳路、太原路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次地震的伤亡人数,因灾害严重,《元史》和诸多历史文献以“不可胜计”、“靡有孑遗”来描述,或概略为数万、数十万。

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

明天启六年六月初五(1626年6月28日),灵丘发生7级强烈地震。震中区位于灵丘。据康熙《灵丘县志》卷二记载,地震时,灵丘“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多人,枯井中涌水皆黑”。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崞县(原平)地震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1683年11月22日),崞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时任山西巡抚的穆尔赛奏报,太原府所属15州县,以代州、崞县、繁峙灾害最重。崞县庐舍房屋被毁坏6万余间。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1695年5月18日),临汾发生8级强烈地震。震害极为惨重。清代档案和地方志中记载,当时被灾共临汾、襄陵、洪洞、曲沃等28州县,灾害较重的有14州县,死伤五万二千六百余名(实际死伤人数还要更多)。有人在其诗序中说,临汾、襄陵“城郭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更可惨者,斯时之烈火烧天,黑水涌地”。

山西境内地震带概况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东有太行山屹立,西、南有黄河逶迤东流,中间大同、忻定、灵丘、太原、临汾、运城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呈雁列形分置南北;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贯其间。这里自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国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的山西断陷带,也是强烈地震活动的区域。

山西境内的断陷带总体呈北北东走向的S形,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与南缘断裂带,夹峙于鄂尔多斯断块东部吕梁山隆起与太行山断块隆起之间,面积约35522平方公里。断陷带由两部分组成:山西断陷带南起侯马、北到河北怀来一带,有怀来、蔚县、大同、灵丘、忻定、太原、临汾等断陷盆地,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运城盆地,平陆、芮城所在的灵宝盆地,是渭河断陷带的东北部和东部。

据统计,近4000年中山西省内120余次大于或等于4.7级的地震中,约66%发生在断陷带;占全省面积77.23的隆起区仅发生中级地震40余次。
发表于2011-03-10
标志着2012的到来
发表于2011-03-10

嗯哪

快了

趁毁灭之前吃好喝好

发表于2011-03-10
好好珍惜每一天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