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一位陆军上校成就了“门到门的微型巴士“微巴

发表于2017-04-21

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正成为人们当下出行的时髦话题,打车领域或许稍显得有些沉寂,优惠券不断的滴滴等网约车仿佛也渐行渐远,回到市场正常价格运作。往返机场的路途仿佛还是没有一条方便和经济并行的捷径。


微巴创始人成政说:出行领域合作的意义远大于竞争,微巴要做的是“门到门的微型巴士”,这将是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服务。


一个渴望灵魂自由的CEO


相比于越来越多80后、90后创业,70后的他经历既简单又丰富。


谁曾想到毕业于军校的成政,在从军20年事业巅峰时,他毅然选择了创业。


——只因更渴望灵魂的自由。


微巴灵感居然来自“无人机”


在日常出差时,细心的成政发现,很多人提着行李在路边拦车去机场很不方便,便回想起自己在军队参与过的无人机项目,需要对巡航路径进行统筹优化,这与根据计算好的路径接若干乘客去机场有相似之处。


于是,做“门到门巴士”的想法便在他的脑中有了雏形。


要做就做技术驱动的微型巴士


成政的想法,简单讲就是“乘客在哪里,哪里就是巴士站”。这个想法获得了清华大学智能交通团队的认可和深度参与。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技术研发,微巴最终实现3个突破:


行驶时间预测引擎——使车辆在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下,按时到达每个接客点和最终目的地成为可能;


行驶路径规划引擎——最大程度优化运力成本和客户体验;


用户需求仿真系统——微巴业务和商业规则的决策依据。


为了确保行驶时间预测的精准,微巴技术团队对北京道路进行精细化建模保证了预测的高精度,最终实现10公里平均误差不超过3.5分钟,37公里平均误差不超过8分钟。


这些数据给成政做微巴带来很大信心。



信心和梦想共同孵化了微巴车队


数字证明了“微巴梦”是成功的


在成政眼里,航空群体在微巴的应用场景中用痛点最为突出,解决他们的出行首当其冲。


2016年12月5日,微巴开始提供首都国际机场往返市区的接送服务。


第一天运营,预期60份订单,结果达到88单,春节甚至达267单/天,远超预期。


短短3个月内关注微巴的人数已接近2万,4000多位用户使用微巴,微巴已运送1万多位乘客。


成政说:“从商业体量上讲微巴仅仅迈出了一小步,但这是中国城市智能公共交通迈出的一大步。巴士也能门到门了”!


一样的道路,不一样的“微巴模式”


据微巴团队统计,使用微巴的航空旅客只需要平均绕行14分钟,便可节省车费近百元,并享受门到门的接送服务。


微巴统一车身外观,由全职司机进行全天候运营,为用户带来更加标准化和舒适的服务体验。


特别的是,微巴对标的是美国老牌机场摆渡服务品牌supershuttle,当他去美国考察这一模式时,发现仅洛杉矶就已经有数十家企业提供这样的服务,可见这种服务模式在北美已经非常成熟。


高铁是微巴下一个重点接送场景


对于微巴的未来,成政表示,微巴计划在3年内进入年吞吐量1000万以上的24个机场,并提供高铁、酒店、景点等接送服务,高铁接送服务会将需求频次提高5倍。


微巴将应用到更多出行场景中,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智能、绿色。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