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来自博鳌的地产强音:”房子买得着的 不要急”

发表于2005-08-19


房子买得着的,别着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的话犹在耳旁。几天前,在15年前中国房地产热的发源地之一海南,被称为“中国房地产界顶级的年度思想论坛”的2005博鳌房地产论坛刚刚落幕。 

样本-别墅式住宅 顺驰蓝山水岸公馆 


对于中国房地产业,2005年被无可争议地冠以“宏观调控年”,“国八条”、七部委新政,加上刚刚发布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变革中的中国房地产业像一部悬念迭起的大片,对于普通购房人,见到的是新政来了,房价波澜不惊,我们该如何面对充满迷局的未来? 

不过,让我们细细聆听论坛中的重磅声音,收获,总是会有的。
发表于2005-08-19
陈淮:别急!买房子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表示,政府的政策储备是非常充分的,中国老百姓拥有住房的好日子刚刚开始。他提醒购房者说:“房子买得着的,别着急。”这一席话对于中国购房人来说应当是一针强心剂。 

买房和吃饭不一样。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是衣服一天不买可以,非典的时候,女士们3个月没有逛街买衣服,也没有人光着上街的。 

非典曾经给若干产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当时老百姓差不多有3个月没有买衣服,但事实证明,那一年老百姓衣服的消费还是跟往年差不多。 

人们需要房子,可以今年买,可以明年买,可以后年买,现在是一个有利的购买时机,可以将后3年5年提前释放,造成供不应求。当人们认为经济趋冷的时候,就可以推迟消费,现在只能说5年到10年这一段人们买的房子,这不可能省。不管调控不调控,这10年一定买这么多,但是在一年之内不一定,大家都还等得起。 

结婚有房住是可喜变化。20年前上海年轻人结婚,90%的人没有房子就结了。 

20年后90%的上海年轻人结婚,不管是借是租还是买,总之是有房子住了。10年前最多有一成年轻人结婚时是自己买房子,现在我们有三四成甚至更多的人,由双方的父母送首付,自己付月供买房子,这就是变化。 

用10年20年的周期,年轻人结婚住房的问题,有了这么快的改善,不正是向更好的方向进发吗?
发表于2005-08-19
钟伟:外资买地不是打一枪就跑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是这次论坛中比较出“风头”的嘉宾,这不仅在于他那发亮的光头,还在于他尖锐的言论和枯燥的“数字演讲”。钟伟对外资的基本判断是,外资进入中国,多数是出于中长期考虑,而不是打一枪就跑。他说,新加坡凯德置地去年投资于中国房地产的资金估计不少于60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与深圳。 

“大摩去年大概投资了50亿元,这些外资都是拿自己的钱来投资的,开句玩笑,房价不翻一番他们是不会走的。”而多数投资银行对中国房地产投资中长期是非常看好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对外资进入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管制最少的国家,外资进入中国会享受很多的政策优惠,在全球经济普遍萎靡的大背景下,他们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市场。
发表于2005-08-19
顾云昌:打假的时候保护真的 

“当前市场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供不应求。”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解释说,现在市场是一个需求过旺的市场,两种需求都很旺,一个是真实的需求,一个是虚假的需求,造成市场旺盛是好事。但是房地产有虚假市场,这跟其他市场不一样,所以大家肩上的担子更重一些。 

现在因为供不应求,应该将它调控成供大于求。顾云昌指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供大于求的市场才是生态化的市场。而造成生态化市场的关键在于土地的供应和对过旺需求、虚假需求的抑制。 

顾云昌强调说:“我们在打压虚假需求的同时,必须将真实需求保护好,因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离开了支柱产业,中国的经济恐怕就有问题。”宏观调控可谓是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很快,房地产业也立下汗马功劳,他预言说,如果房地产业一旦真实需求也被打压下去,对宏观经济也是一个灾难。
发表于2005-08-19
李伏安:买方卖方都要有弹性 

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李伏安指出,市场调节不是去束缚我们的开发商,而是应该让开发商有更好的手段、资金、渠道和积累去顺应市场的变化。当市场需要增加供给的时候,马上能够调动资源去增加供给;当市场的需求下降时,马上能够比较轻松地调整资源去减少供给。 

中国市场也不缺资金总量,能够拿出来投房买房建房的资金并不少,但是衔接不上。资金在循环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些瓶颈,或者说一些梗塞,这样的情况需要多功能、多渠道的融资机制来解决。 

同时要提高我们的需求方,如购房者或者投资买房的人,他们有应对市场变化弹性的能力。当利率调高一个点或者当租金提高时,他们可以用另外的方式解决它,使需求和投资有比较大的弹性空间。
发表于2005-08-31
房子买得着的,别着急。
发表于2005-08-31
用10年20年的周期,年轻人结婚住房的问题,有了这么快的改善,不正是向更好的方向进发吗?
发表于2005-08-31
外资进入中国会享受很多的政策优惠,在全球经济普遍萎靡的大背景下,他们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市场。
发表于2005-08-31
市场本身是一个利益冲突、利益均衡矛盾体。这里面有很多的利益集团,住房者、低收入者、整个银行业,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是利益均衡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利益群体。
发表于2005-08-31
“我们在打压虚假需求的同时,必须将真实需求保护好,因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离开了支柱产业,中国的经济恐怕就有问题。”宏观调控可谓是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很快,房地产业也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房地产业一旦真实需求也被打压下去,对宏观经济也是一个灾难。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