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潘石屹勾结温州团 欲同将房价推向新高潮?

发表于2005-06-14

在新一轮宏观政策调控下,潘石屹对温州团的态度前倨后恭


持币观望的购房者令开发商的经济利益直接受影响。


记者获悉,北京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主动与团进行勾结,共同推高房价。


这种做法与政府近年来“稳定房价”的初衷,十分不和谐。


示好团


潘石屹便是一个例子。这位喜欢在网上长篇大论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正悄悄地向团示好。


“我们今年会组织一些活动,让温州的买家到北京来看盘。”贾新燕说。贾是温州一家媒体的驻京首席代表,经常将温州本土资本引入北京。温州团一年来从未停止寻求再度入京的时机,媒体也在帮忙穿针引线。


在去年的12月,温州举办的一个论坛,拉近了温州人与北京房地产市场的距离。此后,温州购房团一次性落实了超过150套项目。“这个项目原计划要今年6月才能卖完的,没想到在温州做推介提前卖完了。”贾说。


温州人强劲的购买力引起北京地产大佬的关注。记者获悉,从不轻易走出北京的潘石屹已在5月上旬动身南下,借答谢客户为名,带着他已经上马的新盘走入温州,联系和接洽业务。“我感动,有许多客户是从温州之外,从台州、杭州开车赶来参加这个会的。”潘石屹说。


潘此举与去年温州团挥师京城表示“不欢迎”判若两人。只要“温州团‘不违法’‘不偷漏税’,我们就不应该指责”,潘石屹在今年3月公开表示。


此前,潘石屹与温州的家素有往来,潘亦表示了对温州资本的追慕。根据统计,在他新近开发的两个项目的销售中,北京之外的省市,除山西客户,浙江排第二位,尤以温州居多。他最大的感触是温州人对市场经济敏感。


潘石屹此次南下温州,尽管一再声称只是去答谢客户,对是否为了推销楼盘避而不答。


南方一位业界人士则认为,现在的开发商最怕的就是大家都持币观望,尽管事前并没有迹象表明潘石屹的项目在购买力方面受阻,但政策带来的大范围观望显然对其销售有所影响。


推高房价


近日,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谨表示,北京市商品住宅性购房比例在17%左右。其中29%为房屋短期内倒手转让、23%用于出租、48%空着留待房价上涨以后再出售。


此番新旧八条试图将资本挤出一线城市,但温州团在房地产市场上的热度非但没有减退,倒有发烧的迹象并没有消停。而潘石屹的到来,让他们越发进取。


“是不是因为房地产政策,者就会转移到别的行业上去?我不这样认为,我想比较大的市场仍然是房地产市场。”潘石屹的观点与以贾新燕为代表的温州资本一拍即合。


宏观政策对温州本土的购买力有所影响。过去一个月间,温州资本从上海撤出的的确不少,但这未必就能够把温州人对于异地置业的热情彻底打压,“如果有钱可赚,他们还是会考虑的。”贾说。贾新燕们则充当了团与北京开发商之间的桥梁。


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谨近日点名批评温州及其他团,认为多数城市的房地产购买均以外地资本为主,而温州等地资本是占主导的。但当地开发商与者的勾结可能淡化这些批评。


房地产研究所博士孙冰警告,北京很可能再受到一股势力的侵扰,因为在中国当前的大型城市中,北京的房价并非最高,反而是偏低的,这让寻求高利润的游资看到了一个可停靠空间,而这些短期内大量注入的游资对于高房价的撑持会起作用。


“当然,热钱是房价最起码、最基本的拉动力量,不管你怎么狙击,只要热钱不降,房价是不会下来的。”美国托列多大学亚洲研究所主任张欣教授对记者表示。他估计,国内外的游资、热钱还会增加,约有2800亿美元,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将等待分配这笔钱。而这导致房价居高不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