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钱是永远赚不够的 亿万富豪成功原动力(图)

发表于2006-02-13
英国《金融时报》刚刚推出了“2005年的全球富豪榜”,这个由25位全球最最有钱人组成的榜单中,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们共拥有超过3200亿美元的资产,他们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功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名流巨贾不仅演绎着令人咋舌的创富神话,而且神奇地重塑着人们对于财富的态度和感受。

永远不知疲倦,永远不放慢奋斗的步伐,唯有“医生的警告”能让这些富豪最后收手。


你到底有多富?媒体帝国维亚康姆的董事长雷石东的回答是:“非常、非常富,也非常、非常棘手。”


现年82岁的雷石东拥有维亚康姆70亿美元的股份,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仍然密切关注着自己财富的变化,积极管理着财富背后的巨无霸企业。不是因为很难区别企业管理和财富增值的关系,主要是因为高科技媒体领域竞争太过激烈,维亚康姆要随时接受市场和对手的挑战。他无法轻松退休,对自己晚年到来的唯一安慰是,为他在贝佛利山的家(近期购置的豪宅)收集珍稀热带鱼,偶尔也让这些热带鱼陪伴他工作。
发表于2006-02-13
不仅仅是企业竞争的艰难,意外的灾难也会随时降临。1979年,在波士顿考普利广场酒店的一场大火中,雷石东全靠悬在窗台上才幸免于难,而他的身体有45%的部位烧伤,在营救人员够着他的时候,他的手腕几乎要被火烧断了。这种时候,许多人可能会对生命有了新的看法,放慢奋斗珍惜生命。但雷石东却没有这样,他继续进行事业上最大的几笔交易,包括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


他与死亡抗争的故事,就是坚韧不拔的寓言,那些奋斗不止的亿万富翁们都有这种特点。“肉体或任何方面的坚韧不拔,都是生存的关键。”雷石东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道。而他所描绘的生活细节,就是无休止地在董事会上争吵与斗争,他更喜欢用“战争”,而非“尔虞我诈”来比喻做生意。


在近几年的富豪排行榜,继承家产成为亿万富翁的比例越来越少,大多数超级富豪都像雷石东一样,他们白手起家,深切感受过失败的痛苦。但年事已高时仍干劲十足。伦敦商学院的奈杰尔·尼科尔森教授在进行了一项致富研究后指出,唯有“医生的警告”能让这些富豪最后收手。
发表于2006-02-13
但他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尼科尔森表示,中产阶级出身、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孩子很难变成亿万富翁,因为他们缺少动力,他们通常会在文化上受到限制,无法在传统范畴内获得成功。“一般而言,成为亿万富翁的关键,是拥有获得成功的坚韧不拔的决心,”尼科尔森说,“关键是要渴望赚钱,不挥霍或将它留给后人,而要把钱看作自身价值的象征。因此你的钱永远赚不够,因此没理由停止追求更多的财富,即使困难重重也继续前进。


维珍集团的创办人布莱信也曾面临危机,但他一直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以至于他的帝国涵盖众多分支业务——包括手机、火车、汽车、航空以及结婚礼服(为什么不卖呢?),但令他非常骄傲的是,这个业务广泛的帝国里从未有公司倒闭。这位英国最有名个性最独特的企业家现年55岁,非常热衷参与各种高调的媒体作秀和宣传,并时常提出石破天惊的想法,最新的例子就是将游客送上太空。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