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左刃滴血 右刃流泪

发表于2005-11-04
 北京的房价之贵,可以说是全国闻名,就工薪阶层而言,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都常常感叹“居首都大不易”。而且比较痛苦的是,经济适用房一直不太好买,通宵排队也没什么用,照样买不到,人家这是北京啊! 

    终于,“北京拟调整经济适用房购买标准,杜绝富人骗购”(9月3日 《北京娱乐信报》)的消息让普通市民有了一点盼头,那些开着奔驰、宝马来的富人们也许以后不能一买就是几十套经济适用房了。完全杜绝骗购是奢望,但至少让这些有钱人不要那么嚣张吧!至少装出一副穷酸样吧!不然,穷人们嘴里总是会有些咒骂的。 

    北京准备调整经济适用房购买标准,希望消灭“轿车停满院、穷人靠边站”的不正常现象,总体而言是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它致力于尽快完善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利益分配体系。相信对于公众而言,这一类政策调整应该大受欢迎:这才是真正愿意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才是真正可能解决问题的态度。 

    至于像首都经贸大学人口研究所周浩博士提出的“应对本地人和外地人实施不同房价,这是北京控制人口的有效方法”的观点(9月2日 《新京报》),我们也大可不必惊讶。这是典型的既得利益者对非既得利益者的排斥,周浩博士久处“象牙塔”之中,想必其交际圈子是“谈笑有教授,往来无民工”,北京户口肯定早就拿到手了。按照这位博士的情况来看,一旦其观点得到政策认可并付诸实施,他买房肯定比外地人便宜。当然是这样了,只有精神不太正常的人才会和自己的钱作对。
发表于2005-11-04
周浩博士甚至表示“控制人口要提高生活必需的消费水平,使一批人无法在北京生活”,这话听着让人头皮发麻,“使一批人无法在北京生活”这种话都能说得出来,和他再去谈什么政府责任、人文关怀或者知识分子的良知,简直是浪费口舌。政府是做什么的?它的功能之一就是充当社会各种矛盾的平衡器和稳定剂,而不是把矛盾一方赶出北京城去,北京既是博士们的北京,也是民工们的北京。正常的社会状态下,弱势群体有权得到并且应该得到政府的更多关心,知识分子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为此献计献策,但是,如果各位都像周浩博士这样献计献策的话,只怕很多人哭都哭不出来。   
     周浩博士应该用脑子想一想,北京房价为什么会贵得离谱?而且即使北京房价已经贵得离谱,已经有“心肌梗塞”的迹象,为什么天南海北的人还是不断涌向“祖国的心脏”?对本地人和外地人实施不同房价之后,北京的工薪阶层会受益吗?我看不一定吧。
发表于2005-11-04
是的,理论上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但是能不能防得住值得怀疑。受伤最深的是工薪阶层,其中既有北京人也有外地人,前者因为必须在北京居住,内心可能会长期流血不止,后者则大不了回老家去,哪里不能打工挣钱吃饭睡觉呢?北京的房价太高,原因错综复杂,北京富人和外地富人的购买力太强是原因之一,如果有一天“北京对本地人和外地人实施不同房价”,那就铸造了一把双刃剑:左刃是北京穷人的血,右刃是外地穷人的泪。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