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消费者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买房好时机

发表于2008-11-20
 

“工薪阶层买房子真的不容易。”明年打算结婚的杨丽娜有感而发。原本一直盼望房子能再优惠点的她,最近又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优惠政策是不少,能有好几千块优惠。要是能在房价上再实惠点儿就更好了。”杨丽娜告诉记者。

买房疑问: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买房好时机?

“现在买房契税能省不少,利率也降了,要是买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首付20%就能搞定了”。杨丽娜说,“我现在该不该买房呢?”

杨丽娜对于现在是否是买房好时机有些吃不准。

一位已经看了半年的房子却还没有下定的消费者张先生说得更加直接,房屋是大件商品,多了解了解再出手绝对正常。“现在,确实很多人都在说房价可能今后会有点变化,但是,说句实在话,沈阳房价跟全国那些大城市比还是相对低些,估计降价空间也不会很大吧。”张先生说。

发表于2008-11-20
 

买房困惑:如果价格下来了位置还有好的吗?

“进入10月、11月份,各家楼盘赠送的力度都挺大,可是赠送的东西再好也不比实实在在给点折扣划算。”采访中许多消费者向记者表示。

杨丽娜告诉记者,如果现在不着急买房的兴许还能等等,可是像她这样明年就要结婚的也不能为了等房子降价不结婚吧。“况且,就算等来了实惠,好位置可能也没有了。到时候,买套离单位特别远的房子,房款是便宜了,今后的生活成本也增加了。”杨丽娜向记者表示虽然现在很犹豫,但是由于自己属于刚性需求那一类的,最迟今年年底她就得把房子定下来。

发表于2008-11-20
 

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当然会对经济有促进和拉动作用,但今天保民生的前提仍应坚持不能对市场经济造成破坏、限制与挤出效应的条件上,按凯恩斯主义的说法,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责任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绝不是代替市场经济。

美国政策救市中出现的国有化也同样绝不是为了消灭市场经济,而是要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中也有些是涉及房地产的,也被称为是救房地产的,如重新确认了房地产的支柱型产业地位,降低首付和降低贷款利率,放开信贷规模,特别是放开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限制等。当然还有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等,以便拉动钢材、建材以及就业。

发表于2008-11-20
 

2007年的增加供给,已让中国的房地产开复工总面积在2008年高达24亿多平方米,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证明市场并不缺少供给量,救楼市不能用增加供给的方式来加剧供过于求的局面。现有的供给量中一部分已被停工、中止或虽在建设但却无法消化,新的供给量岂不是让楼市雪上加霜吗?

长沙市政府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用财政资金购买或购买商品房按经济适用住房标准给予现金补贴的办法,来减少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上的建设,并消化市场存量。这远比再增加市场中的增量和风险要好得多,但却存在许多操作与分配中的问题,也远不如购房减免个税的救市政策更有效。

发表于2008-11-20
 

现有除廉租房外,各市所确定的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两限房的标准已证明这些家庭都要先交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然后再用这些税后收入去购买政府免征或优惠地价的住房,且这些住房的财产权残缺、交易受限,政府也减少了大量的土地收益。

如果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和两限房,用土地的收益变成购买住房的税收减免收入,并不会产生总收益上的减少,还会省去纳税的管理成本与支出,并促进市场化的建设与活跃消费。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