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糖尿病患者测血糖时这些地方需要注意!

发表于2015-07-31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对“空腹”有诸多误解,有的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饿的时间越长指标越准,也有的患者害怕指标会高,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吃或少吃,或拖延到第二天上午10时以后才去抽血。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其实,空腹并不是要饿肚子,人的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当身体处在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机能指标都会发生变化,这样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就会失真,从数字上看结果可能“正常”,但背后可能掩盖患者真实的病情。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太长,血糖化验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低于实际指标,容易被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调节极其敏感,饥饿时间一长,会立即调动体内糖元以供急需,导致血糖水平反而比平时高出许多。这两种假象都会影响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而误诊误治。更值得注意的是饿的时间太长,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甚至昏厥而危及生命。

化验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餐后8~12个小时之间,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10时之后不要进食,并保证充足睡眠。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少喝或不喝水,同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做过于剧烈的活动,抽血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这样的血样标本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