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保障房变福利房:日趋固化的双轨制

发表于2013-06-27

今年5月,深圳馨海苑进入公众视野。深圳海关这个超低价分配的“福利房”,因在市场上高价出售,而受到广泛关注。

发表于2013-06-27

深圳海关并非孤例。在北京东四环大郊亭桥东南角,一个名为“广华新城”的大型经济适用房项目,被曝定向销售给中央部委和中石化等,拟售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五分之一。这使经适房面临“公务员分福利房”的质疑。而此前媒体报道,郑州市三分之二的经适房都被相关部门拿走,面向社会公开摇号分配的只有三分之一。

发表于2013-06-27

保障房分配正呈现出双轨制的趋势,且有日益固化的危险。“如果不解决制度问题,类似事情还会发生”。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认为,各地经适房、保障房频频变公务员福利房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发表于2013-06-27

分配“双轨”

深圳海关福利房事件暴露出,深圳保障房分配目前仍存在“双轨”现象。


发表于2013-06-27

按照深圳目前的保障房相关法律法规,申请保障房的人群被分为两类通道,一类是社会申请,一类是人才申请,而可供应的保障房分为公租房和安居型商品房两种形式。其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群,既可以走社会通道,也可以走人才通道;而普通人只有一种选择。


发表于2013-06-27

此外,本报记者查询深圳住建局网站显示,最近几年,深圳仍然存在公务员福利分房的现象,很多空置多年的经适房小区被分给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政府名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按深圳海关的说法,他们有约1100名员工未享受过以前的购房优惠政策,需要单位来解决。这大约就是深圳海关“自筹资金”建设福利房的理由。


发表于2013-06-27

厦门市保障分配也是采取双轨制:公务员申请保障房单列,可以优先社会人群分得优质房源。近日,“厦门保障性商品房第六批1800多社会申请户,又被‘一刀切’赶到了(厦门)岛外,”厦门第六批保障房申请者傅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岛内的优质房源已优先分配给机关事业单位。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