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白酒品牌”还未展示 “茅台”却先醉了

发表于2011-05-17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尽管先有茅台酒,然后有茅台国酒。一个由茅台酒带来声誉的小镇,它要弄出点动静来,会不会因为浓郁的“酒文化”而发酒疯?根据《京华时报》5月16日的消息,茅台镇确实在“发酒疯”了:“5月1日,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给环茅南路的非酒类商户下发通知,要求他们3日内搬迁,称要建‘白酒品牌展示一条街’。此事引起商户不满。当地副镇长袁仁涛接受采访时称,政府没有资金给商户补偿。”

这似乎还是有关拆迁的事,只是以往的拆迁纠纷大多在补偿的多少上,这次茅台镇政府干脆明确表态,“政府没有资金给商户补偿”。如果把“没有资金给商户补偿”理解为一分钱也不给,那么,这和抢还有什么区别?这分明是一次关于酒的权力疯狂。

“权力”在不少地方已经是一个“蛮汉”了,常常把自己当作法律的代表。当这个“蛮汉”喝高了的时候,不但会发疯,而且能实现这种疯狂,产生极大的杀伤力。在此,暂且不把茅台镇副镇长袁仁涛看作一个政府官员,看看他的言行还是不是一个正常人?

9日,记者在环茅南路暗访,正巧遇上执法队再次强行执法,由茅台镇的两名副镇长带队。其中一名副镇长袁仁涛态度很强硬地对商户说,“打乱老子的规划,拖延我们好长的时间了,要求你们5月3日,今天已经5月9日了。”“你不要影响我的执法,影响了我执法,所有我们的行政成本肯定都算在你的头上。我跟你讲,再次跟你打招呼,再来影响,涉及犯法的马上带走。”袁仁涛边说边让执法队人员搬走店里的东西。

一个没有资金给商户补偿的政府,要让这些商户在3日内搬迁,一个自称“老子”的政府官员,称搬走商户店里的东西是“执法”,而且这种“执法”成本都要算在商户的头上,否则,“涉及犯法的马上带走”。这真是权力这个“蛮汉”喝高了的疯狂作态,看来,“名酒”是更可以让人发酒疯的。白酒品牌展示一条街还没开建,权力倒先“发酒疯”了。

致使权力发疯的不是茅台中的乙醇,而是名酒的名气。在一个宁可用出位的言行来出名获利的社会里,现成的美誉当然更是一份难得的资本。但如同“男人有钱会变坏”一样,本来失控的权力,多了一份资本,产生的不一定是正义的力量。茅台酒的身价带动了茅台镇的身价,也提高了茅台镇官员的身价,这让本来张狂的权力更加有恃无恐。如此看来,茅台镇在建“白酒品牌展示一条街”中暴露出的野蛮和疯狂,是权力在“发酒疯”。本来“白酒品牌展示一条街”能提升酒文化,但“酒文化”啊“酒文化”,这次你让权力这个“蛮汉”有了“文化”。忽然想起了那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发表于2011-05-30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发表于2011-05-30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发表于2011-05-30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发表于2011-05-30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发表于2011-05-30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发表于2011-05-31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发表于2011-05-31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发表于2011-05-31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发表于2011-05-31
引用:荷塘月色0228 在2011-5-17 9:50:59写道:原帖
烟酒这两个,在许多国人眼里是不分家的。然而,这兄弟俩的名声却有天壤之别。香烟非但不香,而且臭不可闻,到了面临禁止的边缘;老酒就不同了,那是有关文化的事儿,美其名曰“酒文化”,因此身价百倍。但当我们还没有从香烟这种没文化的东西里看出几分野蛮时,“酒文化”演绎的丑陋倒是屡见不鲜。比如某级别不低的官员喝了酒,把小女孩带进了男厕所;某局长喝了酒,就找女下属个别谈心,以至于让法律都新增了一条“醉驾入刑”。所以,“酒文化”也是一种能让人发疯的文化,俗称“发酒疯”。
“茅台”是独领“酒文化”风骚的,被誉为“国酒”。可以想象,被国酒用来冠名的茅台镇该是何等的荣耀....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