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面积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发表于2008-04-25
一般来说,由于图纸测算和现房测量的测量对象实体不同可能会产生误差。购房人在购房时(主要指期房)的面积叫“预测面积”,它主要是测量单位根据图纸得来的;而购房人在入住时得到的面积叫“实测面积”,是由测绘单位在项目竣工以后实地测出的。这样,从图纸到现房,本身就出现了产生误差的环节。

    如果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修改图纸,就可能会使原始预测面积与实测面积间产生较大差异。另外,政策的不完善也是产生测量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目前测量单位所依据的政策本身就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关公用面积具体分摊计算的政策目前还不够完善,政策只规定了分摊部位,但如何分摊计算却没有具体规定;个别关键术语没有解释。如规范中多次提到“勒脚”,但到底什么是“勒脚”却没有解释,阳台与平台的准确定义没有解释等等;有些建筑面积如何测算,规范没有反映出来。如墙体不垂直的、挑窗台承重柱凸出墙外、室外楼梯具体如何计算等,规范中就没有提到,这就特别容易导致作业人员因理解不同而测算出不同结果。

    测量本身也有误差。同样是1米长的尺子,每个人测出的却是不一样的,但规定有其误差允许范围,通俗地讲,100平米的房地测量误差不得超过正负0.6平米。
发表于2008-04-26
看来开发商面积误差是普遍存在的……
发表于2008-05-08
只要是别太离谱
发表于2008-05-09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