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退房潮背后还有“假按揭”

发表于2009-06-03

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正在从严峻的寒冬中复苏进入小阳春,然而在一系列退房潮背后,房地产市场的假按揭黑幕正在逐渐被揭开,包括开发商、银行、中介、律师在内的各方共同制造了这已难以为继的楼市假象。

案例一:

森豪公寓假按揭骗贷案不久前一审落判。这场波及200多名虚假购房人、涉案金额达7.5亿元的假按揭骗贷案,最终以关键角色获刑而收场。5名被告人被法院分别以合同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判处4年至1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邹庆等人骗贷的套路分为以下3个步骤:第一步,华运达公司虚构了并不存在的购房者,制造虚假销售事实。从购房者的身份、销售合同,到首付款证明和收入证明,均有假。第二步,两家律师事务所出具严重失实的法律意见书,证明贷款申请人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第三步,握有实权的银行“内鬼”在内部作呼应,贷款审批毫无障碍,骗贷得以顺利实施。

法院经审理认定,邹庆等人共实施3起合同诈骗,分别从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展览路支行、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骗取3笔贷款,数额高达15.5亿余元。其中一笔8亿余元,被骗银行是北京银行。另两笔为7.5亿余元,被骗银行均是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邹庆等人虚构该公司开发的森豪公寓、华庆公寓商品房销售事实,采取与购房人签订虚假商品房买卖合同,为购房人伪造收入证明、首付款证明等贷款材料,并以购房人名义与中行北京市分行签订个人按揭贷款合同申请按揭贷款的手段,先后两次骗取中行北京分行6.44亿元、1.07亿元。

法院还查明,邹庆等人还实施4起信用证诈骗,先后骗取中国农业银行6600余万元。最终,法院以信用证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判处邹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案例二:

无锡某房产开发商以个人名义购买本公司开发的房屋16套,以此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住房按揭贷款后,又偷梁换柱将该16套抵押房屋出售给他人,并神秘失踪。记者近日获悉,此案已由崇安法院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为维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徐某多次以身试法,利用前妻、情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冒他人之名,伪造房屋买卖合同,以此作为抵押,套取银行按揭贷款归公司使用。屡次得手后,徐某胆子越来越大,随后又用个人名义购买本公司开发的16套房屋,并以此获取银行住房按揭贷款505万元。在按期偿还约60万本金后,徐某以房产公司名义将该16套贷款抵押房屋低价出售他人,并在几个月后神秘失踪。此案已由崇安法院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圈内人士:如何操作假按揭

假按揭的操作手法,首先是开发商找自己的员工或一些关联人士作为虚假的购房者,然后借用他们的身份证办理按揭贷款。开发商事前会向他们承诺,首付款及月供都由开发商来提供,并会给他们几千元的“好处费”。

然后,开发商会把这些贷款材料递到银行,银行内部有开发商事先联系好的员工,他们对这些开发商递交的资料进行表面的审核,帮助开发商很容易地获得80%的贷款,因为开发商会给他们“好处”。

开发商获取贷款后,通常他们会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卖二手房。一个小区的房子卖得非常“火”,甚至都卖完了,但进去之后会发现,连最基本的装修都没有。这就是开发商做的一个局。开发商通过热卖假象,吸引真正的购房者来买二手房,而且会依据热卖假象,适当提高房价。

但现在,银行的监管体制逐步健全,银行的内部人士不敢轻易作为开发商的“内应”,而且法律对这种恶意的骗贷套现行为,也会严惩。

发表于2009-06-03
可恶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