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高油价来了

发表于2010-11-22
高油价来了 近期从库存过剩突然变得极度紧缺,进而出现席卷全国的柴油荒,中石化解释为国际油价上涨,地方炼厂减少加工,社会经营单位停止供油。而实际上,今年以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了消化库存,甚至不惜低价出口成品油,前10个月出口量同比增长了近两成。 我国近两年汽车产销量大增,今年产销量均成为全球第一,机动车每年新增高达2000万辆。而自2008年底开始中央投入4万亿刺激经济以来,大都用于投入到基建设施上。另外,铁路自身建设投入每年也高达几千亿元。面对如此大的需求增长前景,“两桶油”却以油价下调不会刺激消量而拒不降价,甚至还低价出口以减少库存。种种短视行为,折射的是在垄断之下,企业对市场失去了敏感,对保护更加依赖。 在油价高企的时代,中石油和中石化最常见的声音就是喊亏。在油价下跌之时,中石油和中石化都大赚特赚,却仍然在为涨价而呐喊。实际上,在油价最高的2008年,中石油仍然大赚了1138亿元,2009年净利润下降了近百亿元,但仍然超过千亿元。今年仅前三个季度,就已经大赚了1000亿元。而中石化受益于油价下跌非常明显,2008年净利润仅有297亿元,2009年就大涨至613亿元,今年前三个季度也高达564亿元。而这种高额利润,还是在管理、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取得的。垄断,是暴利的根源。 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曾表态说,如果没有“三桶油”,中国经济早就乱了。但事实上我们却看到,正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垄断地位,产生了畸形的定价体制,形成了不惜低价出口换取国内供应紧张,来保住高油价、高利润的反常行为,反而对国民经济产生极大的危害。近来物价全面上涨, 快递价格普涨,菜价普涨,其中油价上涨所带来的物流成本上升,就是重要因素。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