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全国33个城市有动作楼市暖政欲来袭?

发表于2012-06-08

扬州新政引发连锁效应,多个城市或将据此对楼市发展进行更有意义的探索。

楼局

自主需求终唱主角判断“政策底”来临

不可否认,限购令后,包括诸多金融政策的限制,很多城市的楼市开始“急停车”。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第二季度首月楼盘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来看,新建商品住宅与上月相比,43个城市的商品住宅的价格在下降,持平的城市有24个,上涨的城市仅有3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2%。

70个大中城市的同比数据显示如下: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6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23个,涨幅均未超过1.7%。但同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比3月份回落的城市有18个。

纵观整个五月份,全国楼市的这种趋势极其相似,价格下降的城市依然是主流。

数据表明,调控的“去化”效果已经异常显著,各地性投机性需求已经被大量挤出楼市,市场基本回归至以“自住需求”为主,各地房价无不出现长期停涨状态,甚至10-15%以上的价格下调也不断地出现在个案当中。

因此,有业内称,当前,CPI增速放缓,年内也二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宏观经济政策在做一些“微调”,由于政策层面已经转向定向宽松,而不是持续收紧,这些政策暗示“政策底”已经到来,政策面不可能进一步收紧,但仍将继续执行。

行动

诸城市有新动作 刺激“刚需”埋单

“百姓买房,政府有奖”。5月8日,扬州出台通知:“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进行奖励。此通知将从今年7月1日起执行,执行期暂定一年”。此通知刚一落地,便在八方楼市中引起轩然大波。

很多人士认为这一新政会被叫停。不过,几周过去,这一政策并没有被写到叫停板上。相反,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副主任梁小青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扬州新政”并非救市,而是针对住宅产业化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应当予以支持和肯定。

上海著名财经学家朱大鸣对此表示:“如果这个地方新举措不被叫停,将是重大信号。 ”

那么,是什么重大信号?“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要实现两大目标:住房从品变回消费品,住房从毛坯半成品变成装修之后的成品房。通过补贴购房者刺激消费,鼓励成品房建设,一来可以开发商利润增厚,二来可以稳住节节下滑的房地产市场,三来能够稳定与装修相关的重要行业,四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揭开新政没有被叫停的秘密。

但是叶檀也表示:“不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地方性微调具有可行性,谁以为中国房地产还会因为地方微调迎来下一个十年,将是对市场趋势的巨大误判。 ”

据悉,从这个大方向出发,以楼市平稳发展为主基调,从去年8月到今年5月,全国已经有33个城市参与到“政策微调”的行列,28个城市获得通过,5个被叫停。

通过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围绕“自住需求”进行,保持和支持市场合理购房需求积极入市,并没有偏向性和改善需求。

认为,本轮调控的核心政策限购和限贷未变,所以大调控格局是基础,各地方政策预调微调,是要维持楼市的活跃度。

沈阳

微调动作暂未显现 开发商自主调节刚需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份房价数据中,沈阳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3%。数据表明,沈阳楼市还处于相对稳定的格局当中。

但相对于有些城市先行的楼市政策微调,沈阳暂未有动作。市场中表现出现的,是开发企业自主的销售调节手段。

沈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房企自己“唱戏”的力度还是不够的,很多房企都希望沈阳能有不违背大政策的楼市微调的暖政,这样能增加楼市信誉度,使刚需购房者放下包袱,让市场活跃起来。

但也有人判断,沈阳或许在合适的时候会考虑微调一下,用一些点式微调政策刺激自住需求入市,促使成交量回升。比如在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等方面对于首套房置业者的进一步的定向宽松,合理补贴等等,但其最终目的,是要维持房地产市场交易量相对平稳健康发展。

专刊早知道

下周四本报《楼市界》专刊“欧风”来袭

欧洲杯开幕在即,赛事必将精彩纷呈。欧洲球场列强的战事,挑起球事风云。球场如战场,战场如楼市。借助欧洲杯,我们也将发起一场赛事,楼市的“欧风”之战。

谁是沈阳的欧风楼盘,它是哈维、克洛泽还是皮尔洛?《楼市界》“欧风”特刊来袭,它将和欧洲杯一起告诉你,谁是沈阳的“欧风楼盘”16强?

发表于2012-06-08

为什么叫暖政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