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三个广场连接故宫、帅府

发表于2013-10-11

10月9日上午,记者在连接故宫与帅府之间的北通天街上看到,在建的时代广场上努尔哈赤雕像的底座已经初具规模;站在盛京路上,故宫正门及大政殿的轮廓清晰可见。预计下个月初,350米的故宫中轴线上将出现3个漂亮的广场,您花上三五分钟就能从故宫一路走到帅府,沿途欣赏具有浓郁清朝风韵和民国风情的主题雕像、壁画和小品。目前工程已经进展到30%左右,预计下月初主体工程可全部完工。其余工程特别是绿化工程还要看天气情况,逐步完善。

方城中轴之上新建3处广场

从去年开始,沈河区已着手中街方城改造,目前已实施完成的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一轴”升级改造工程,将连通故宫和张氏帅府的北通天街打通,使二者的距离从原来要步行20分钟缩短为步行5分钟。“六路”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沈阳路、北中街、中街步行街、盛京路、朝阳街、正阳街等。其中,尤其属沈阳路的改造力度最大,其街路两侧新铺设了玄武岩方砖,沿线的建筑进行了风格上的统一。沈阳路已成为沈城最具盛京古城风韵的标志性街路。目前,故宫方城内正在实施的是北通天街综合改造工程。作为北通天街综合改造工程的重要内容,这里正在建设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3个广场,分别是:时代广场、文化广场和休闲广场。不同时期的文化符号将成为这3个广场的代表标识。

据了解,每个广场地面将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石材拼花铺设,通过石材规格和花纹的变化,划出喷泉、休息等不同区域。其中休闲广场地面为浅灰色和中灰色、文化广场地面为荔枝黄和浅灰色、时代广场地面为黄色和中灰色。

方城改造40株老树不搬家

记者注意到,3个广场的施工区域内有近40株树龄很长的老树,这些树林枝叶繁盛。广场建设会不会对这些老树的命运造成影响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树木的年龄从20年到80年不等,有松树、五角枫和栾树等树种。再过10天左右,这些树木进入休眠期后,施工人员将对部分树木进行原土打坨和小距离移位,但仍保留在广场内。3个广场建成后,总体绿化覆盖面积将达到30%-40%。

考虑到3个广场作为景观通道、将会有许多市民和游人在此通过和停留,设计方在每个广场内都设置了专门的区域,安放石头或木质坐椅,方便人们在树下休息及沿途赏景。

明年中街内所有商家地下全相连

记者注意到,与北通天街改造同步进行的还有距离3个广场较近的20栋居民楼。它们正在实施外立面改造,以达到与故宫方城及帅府等周边景观环境协调的效果。

据介绍,此项工程将与“暖房子”工程配套进行,即相关部门先对这些居民楼进行外墙保温工程,待“暖房子”工程完工后再进行外立面粉饰。粉饰将以灰色系为主,突出清朝及民国风格的老建筑群落,一些居民楼的楼顶还将建“女儿墙”。

沈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故宫方城中轴线打通后,对于区域内的交通通行效率和景观连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明年,沈河区还将对朝阳街、正阳街、南通街及中街周边的多条小胡同进行改造,近期将确定设计方进行整体设计,初步设想将恢复民国时期的文化风格,让游人一进来就能感受到皇城的时代变迁。

按照规划,未来方城改选中,其中轴线还将在现有打通北通天街的基础上将北中街延伸。接下来,方城的中轴线将沿故宫东墙一直延伸到北顺城路,最终形成一条文化旅游景观带,将故宫、帅府、中心庙、中街、罕王宫原址和计划恢复的方城九门一线连通。

另外,之前市民极为关注的中街标志性建筑红龙柱及红牌坊均已拆除。沈河区初步计划在明年重新为中街设计并设立新的标志性建筑,不过其仍为中式仿古风格。未来,方城改选还计划将中街彻底变为步行街,不过因为此事涉及多条公交线路的调整及整体交通规划,所以还需要好好进行一下规划。

在此基础上,明年5月左右,中街内所有地下施工项目均已经结束。到明年年底前,沈河区还计划将包括地铁、兴隆、商业城、恒隆、太阳广场、久光、盾安等所有商业项目的地下相连。届时,您逛中街时会更加方便、快捷。

发表于2013-10-11

方城中轴之上新建3处广场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