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降还是不降? 留给开发商的选择题

发表于2010-05-28

       无论开发商眼下资金有多充裕,都经不起时间的消耗。毕竟,金山银山也会有吃空的那一天。

根据华泰联合证券分析监测数据显示,从5月前三周的成交情况来看,一手房成交萎缩的非常明显,浓重的观望情绪也快速地由一线向二三线城市蔓延。5月1日到5月22 日,全国14 个城市日均成交面积合计25.1万平方米,环比上月降50%,同比降57%。该机构认为,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楼市调控细则的陆续出台,各地的成交量仍将保持目前的低迷状态而难有反弹。

“开发商究竟是‘死扛’,还是顺势而为。关键是要明确政府此轮调控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降房价,更重要的是要使房地产回归健康、持续的发展轨迹。”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建议道。

虽然,口口声声说“不差钱”的开发商,也并非全都“弹药充足”。在此轮严厉的调控措施下,开发商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无疑是在2009年市场回暖后退出项目、整整一年挣得钵满盆满的开发商。第二类是赶在2009年下半年入市、抓住涨价尾巴的开发商。第三类则是原计划今年5、6月份推出新项目入市的开发商,尤其此类开发商或许最为“揪心”。

“家底”不同的开发商,面对相同的问题,究竟该作何选择?

著名房地产营销策划专家谢逸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开发商即使真的降价也不会明说。开发商选择积极促销的策略来应对新政是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可以有效地把握市场先机,将房价和政策双重高压下有限的购房需求一网打尽。

谢逸枫判断说,“下半年将会有更凶猛的政策出台,作为有智慧的开发商等不及、耗不起。倘若等到政策松弛再去搞开发、销售,那会眼睁睁地看着良好时机溜走。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现金是王道,只有准备好充足的资金才可能在下一轮战役中占据一席之地,才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壮大成长。尽量制定好促销手段,抓住潜在客户,早日销售完成,用时间换未来发展的空间。”

“全国6万多家开发企业太多了,50%左右的转型是很正常的事情,根本不必大惊小怪。假如说,还有什么建议的话,就是适度降价,尽快回笼资金。”上海城市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激动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发表于2010-05-31
该降的会降,不该降得人家就是不会降的,随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会有些变动,但是不会太大的!~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决定~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