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多个城市住宅用地零成交 政府或被迫以量补价

发表于2011-11-11
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未能上演,与楼市唇齿相依的住宅用地市场也被楼市的低迷走势冲淡,不仅多城市出现零成交,价格更是难看,住宅用地溢价率在10月份降至年内最低水平。

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认为,目前开发商受高库存、融资难的影响,拿地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而地方政府也不得不将地块取消挂牌或延迟出让。专家预计,在土地收入下滑、中央敦促增加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等压力之下,部分地方政府将加大推地力度,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市场或呈“以量补价”态势。

成交:多城市10月住宅用地无人问津

丝毫未减的调控高压态势和持续收紧的信贷政策令房地产开发商拿地热情锐减,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土地市场成交巨幅缩量,住宅用地成交量更是创出年内最低。中国指数研究院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国133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365宗,成交面积5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同比减少37%;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408宗,成交面积200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

热点城市中,深圳、厦门、福州、洛阳、吉林等城市则整月无宅地现身。广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地的住宅类地块则纷纷零成交,其中,广州推出的19宗用地面积总计为41万平方米的地块无人问津,武汉推出的15宗用地面积总计达102万平方米的地块也没有成交记录。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时至年底,开发商开始着眼回笼资金,结算贷款及各种开发成本,还款压力使其对于土地市场热情大大减退,而地方政府也不得不将地块取消挂牌或延迟出让,致使成交量大幅下滑。

这在北京等一线城市表现得也较为明显,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发布的《土地市场月报》显示,在北京,10月土地共成交21宗,总成交面积125.7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类用地成交仅1宗,住宅用地成交10.16万平方米,环比9月下降了83.51%。1至10月同比2010年同期,土地面积成交均呈现下降趋势,今年只有6、8、10三个月份同比去年成交有所上涨。

成交的持续低迷使地块延期出让或终止挂牌现象渐趋增多。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市国土局9月底发布公告,原定出让21宗地块,揭牌时间为10月28日。随后,武汉国土局接连两次发布补充公告调整揭牌时间,并将其中9宗地块出让时间延期。刚刚进入11月,广州国土局发布公告说,原定于11月1日公开出让18宗土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因故中止出让广州南站12宗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据了解,上述12幅地块已多次延期出让。

事实上,今年以来宅地市场一直呈较为低迷态势,前三季度全国住宅用地推出量、成交量同比“双降”。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133个城市共推出5722宗,累计供应 量30580万 平 方 米 ,同 比 减 少12%。累计成交量2506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一线城市中,北京住宅用地累计供应量同比减少2%,上海则减少了16%。前10个月全国133个城市单月住宅类用地成交量仅在1月、5月、6月超过去年同期。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土地市场受调控影响比较明显,地方政府在推地上比较谨慎,有意识地把住宅用地放在后面推,因此前三季度商业用地等地块推出量相对比较多,相比之下住宅用地推出量比较少。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高级主任徐枫告诉记者,部分地块成交遇冷也与其所在区域位置不佳有一定关系。此外,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对市场的后续走势比较谨慎。

上一页|1|
/1页